游客
题文

【旅游地理】
2014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一个上百人的大型中国旅游团来到南极长城站参观旅游,尽管长城站科学考察队员科研任务很重,但还是安排了专人接待,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
我国并未将南极洲列入公民旅游目的地,相关管理条例也一直空白,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南极旅游,诸多问题随之出现。
分析旅游者选择此时到南极旅游的原因及南极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A、B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成因。
(2)澳大利亚大陆四面临海,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试解释原因。
(3)甘蔗是澳大利亚除小麦和大麦外的第三大重要农作物。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试推断澳大利亚甘蔗种植的分布地区并解释该地区气候的成因。
(4)从图中可以看出,C处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简述当地人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青藏高原旅游资源丰富,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奇特的自然景观有等;
西藏地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2.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正确的有(多项选择)。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C.北部降水丰富,多雨雪天气 D.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E.空气稀薄缺氧 F.高原湖泊多
G.气温年较差大
3.分析1980年~2005年,西藏国内旅游者的数量变化状况及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4.分析入藏游客数量的年内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5.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人士提出制订西藏旅游环境容量的建议,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1.C地所属自然带是,D地所属自然带是
E地所属自然带是,自然带C→D→E的更替,反映了陆地自然景观的
分布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条件为基础的。
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平原主要种植以为主的
粮食作物,耕作制度是
3.B地区自然植被以为主。

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易发地区分布图。

材料二: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多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5.12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和南部丘陵地带,其中高原、
盆地以及江南丘陵和西北的山区较多。
2、此次泥石流灾害反映出自然灾害的以及破坏性等特点。
3.简要分析四川灾区此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4.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至少两点):

读下列“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属于地垒的是,属于地堑的是;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则宜开采的地点是,其大多属于代沉积地层。
2.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一些在向斜构造上发育的山地,其原因是:
3.请在图中断层两侧的细短线上分别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4.下列地形区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渭河平原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庐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