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阳朔县的犀牛湖占地约300余亩,湖面澄清碧绿,水质甘甜,鱼虾成群。然而,就在1987年9月29日的夜晚,这里的湖水奇迹般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湖底的淤泥和还在挣扎中的鱼虾。据考证,阳朔县志中也早已有犀牛湖约三十年失踪一次的记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犀牛湖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是( )
A.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
B.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
C.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
D.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
犀牛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A.出现断层,湖水下漏 | B.连通溶洞,湖水泄漏 |
C.湖堤溃决,湖水溢出 |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
与犀牛湖“失踪”后又重现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溶蚀 | B.向斜成谷 |
C.流水沉积 | D.地壳陷落 |
《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 B.土壤 | C.地形 | D.市场 |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 |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
该研究小组提出在城市建设中减少城市洪水的措施最不可行的是
A.在老城区改造中,要留有一定水面以便蓄水 |
B.增加绿地面积,以利雨水下渗 |
C.完善道路排水管道设施,便于排水 |
D.提倡居民使用井水,降低地下水位,以利地表水下渗 |
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异常 |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 |
为了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应
A.扩大耕地面积 |
B.提高粮食产量 |
C.发展生态农业 |
D.控制人口数量 |
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
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
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
D.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