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片④代表的省区,物产有( )
A.石油、天然气 | B.哈密瓜、柑橘 |
C.三河牛、三河马 | D.藏羚羊、牦牛 |
对图片④地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民居以竹楼为主 |
B.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
C.农牧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很高 |
D.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
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
C.地热资源丰富 |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 B.海陆位置不同 |
C.台风影响先后 | D.降水季节变化 |
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为( )
A.人口稀少 | B.经济落后 |
C.平原地形 | D.高原和盆地 |
下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米。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区域内,最高处与最低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60米 | B.390米 |
C.480米 | D.520米 |
读甲乙地理位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9月23日秋分时,甲地的白天比乙地的白天长 |
B.6月20日,甲地比乙地的日出时间要晚 |
C.甲、乙两地都是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 |
D.甲、乙两地都是位于温带地区,但两地季节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