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洞穴探险中,小明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洞中转来转去找不到洞口,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竖在空中,凭手的感觉可以判定从洞外吹来的风向,顺着这个方向就可找到洞口。手指蘸了酒精后能判定风向,这是因为:(1)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 (填“快”或“慢”),酒精蒸发 (填“快”或“慢”);(2)酒精蒸发时 热量,使手指表面温度 。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θ的大小,重复实验。
(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如图所示,将一根弹簧和一只质量为1kg的金属球(球上有一直小孔)套在铁架台的金属杆AB上面。现将小球提到B端后松手,小球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1)压缩的弹簧可以将小球向上弹起,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
(2)小球离开弹簧后可以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小球每一次反弹的高度逐渐变小,因为在此过程中小球的转化为。(选填“机械能”或“内能”或“化学能”)
(3)在整个过程中小球在时动能最大。(选填“t1”或“t2”或“t3”)
某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500g的冰持续加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看出AB段的比热容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所吸收的热量为J。(C水=4.2×103J/(kg•℃))。
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会发生现象,若要两灯串联,应去掉导线;若要两灯并联,应将导线改接到接线柱。
如图所示,绳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绕过一个重为G的圆柱木料,在绳的自由端用大小为60N的力F,在20s内使木料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25m的距离。则拉力F做的功为J,功率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