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各参战国得到的好处——其中也有俄国和美国的份——纯属商业性质,而且正如我们前次所指出;这些好处大部份都是虚幻的。在目前情况下,对华贸易除鸦片和若干数量的东印度棉花外,只能仍以中国商品即茶叶和丝的出口为主,而这种出口贸易取决于外国的需求而不是取决于中国政府提供方便的多少。”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后的情形 |
B.说明中国在茶、丝为主的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
C.马克思认为当时列强的对华贸易形势并不乐观 |
D.马克思认为列强发动的对华战争纯属商业性质 |
中英《南京条约》中明确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款集中说明了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 B.中国的关税税率开始与国际接轨 |
C.英国千方百计要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 D.中英之间矛盾的焦点是关税税率 |
备受关注的安徽六安西汉诸侯王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六安在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共王),历五代,王莽时绝。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
B.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曾先后分封了大批刘姓诸侯王 |
C.分封制是西汉初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到汉武帝时仍在延续 |
D.“六安王”刘庆应该没有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
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指出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环境破坏日趋严重 | B.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进步 |
C.知识经济的产生 | D.经济区域化、全球一体化日趋加强 |
中共二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完成了党的创建工作,其主要依据是
A.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
B.提出了党的中心工作 |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D.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 |
近期,以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组成的“四国争常团”正在竭力要求获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这实质上反映了
A.联合国实行改革是当务之急 | B.国际关系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 |
C.军国主义势力正在抬头 | D.世界一体化正在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