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B.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
C.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 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 |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 B.儒家、道家 |
C.墨家、儒家 | D.法家、道家 |
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B.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
古人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一思想观念源自哪一学派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
A.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 | B.系统学习哲学 |
C.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 | D.自由选择科目 |
在人类思想史上,智者学派的主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
B.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表现 |
C.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
D.强调自由,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