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曾两次大规模出国作战,一次是参加中国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结合部——缅甸作战;另一次就是抗美援朝。在这两次作战中,许多英雄儿女埋骨于异国他乡。2011年9月,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终于被护送回国,归葬于腾冲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2014年3月,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归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对此,下列评价准确的是(    )

A.两次遗骸归葬都有助于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结盟
B.两次遗骸归葬都反映了政府对海外侨胞命运的关注
C.两次出国作战都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
D.两次出国作战都为实现亚洲和平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淡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足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该诗描述的事件应当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①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②商鞅坚毅审慎的改革精神
③变法措施全面,执行有力
④变法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