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
0 |
2 |
4 |
6 |
8 |
10 |
V(O2)/mL |
0.0 |
9.9 |
17.2 |
22.4 |
26.5 |
29.9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mol/L
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
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 | B.K+、AlO2-、Cl-、SO42- |
C.Ca2+、Mg2+、NO3-、HCO3- | D.Na+、Cl-、CO32-、SO32- |
将4.34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1 | B.4∶3∶2 | C.1∶1∶2 | D.1∶1∶1 |
有一粗硅,含杂质铁,取等质量的样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等量的H2,则该粗硅中铁和硅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B.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C.质量之比为4∶1 | D.质量之比为2∶1 |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2+而可能含有Fe3+,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碘水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 B.③② | C.③① | D.①②③ |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
B.向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 |
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