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Cl2+2KBr==2Br2+2FeCl3 |
B.2Na2O2+2CO2=2Na2CO3+O2 |
C.4Fe(OH)2+O2+2H2O=4Fe(OH)3 |
D.2NaHCO3=Na2CO3+H2O+CO2↑ |
由已知电离常数判断,下列关于SO2与Na2CO3(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不合理的是
酸 |
电离常数 |
碳酸 |
K1=4×10-7K2=5.6×10-11 |
亚硫酸 |
K1=1.54×10-2K2=1.02×10-7 |
A.SO2+H2O+2CO32-="2" HCO3-+SO32-
B.SO2+H2O+CO32-=H2CO3+SO32-
C.2SO2+2H2O+CO32-=H2CO3+2 HSO3-
D.SO2+H2O+CO32-= HCO3-+HSO3-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 ΔH>0,其他条件不变化,只有温度变化时,某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P1>P2,纵坐标表示A的质量分数 |
B.若P1<P2,纵坐标表示C的质量分数 |
C.若P1>P2,纵坐标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D.若P1<P2,纵坐标表示A的转化率 |
在25℃时,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 L、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现分别投入0.12 g镁粉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速率一直相等 |
B.反应结束后,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
C.反应结束后,乙烧杯中有镁粉剩余 |
D.反应结束后,甲烧杯中溶液呈中性 |
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l |
B.该浓硝酸中HN0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
C.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
D.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
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的 |
操作 |
|
A |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 |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溶液至紫色消失 |
B |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
C |
配制980mL0.1mol/LCuSO4溶液 |
将25.0gCuSO4·5H2O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 |
D |
确定蔗糖是否水解 |
取水解液滴加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