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 C的浓度的2倍 |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加 |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
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
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
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 |
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位素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 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
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
钠和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
A.都是金属元素 |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D.化合价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