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0.8 g 金属铝投入到400mL 2.0 mol/L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则该溶液可能为
| A.HNO3溶液 | B.Ba(OH)2溶液 | C.H2SO4溶液 | D.HCl溶液 |
下列关于化学键和物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冰和水晶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力相同 |
| B.原子晶体氮化硅制成的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等特点 |
| 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
某元色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氢气放出,则在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 、 、OH- |
B.Fe3+、Ba2+、H+、I- |
C.H+、 、Cl-、![]() |
D.Na+、Al3+、 、![]() |
如右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
|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
|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
|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
|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
|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
|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
当溶液中X2O72-与SO32-数目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1价 | B.+2价 | C.+3价 | D.+4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