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CO32﹣、Al3+、Cl﹣、NO3﹣ |
| B.无色溶液中:NH4+、K+、CH3COO﹣、Cl﹣ |
| C.pH=1的溶液中:Fe2+、NH4+、Mg2+、NO3﹣ |
| D.水电离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Fe3+、SO42﹣、K+、Na+ |
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体积相同且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
①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
②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③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
④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
| B.装置②可用于将海带灼烧成灰 |
| C.装置③可用于除去氯气中的HCl |
|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NO |
用含有少量Mg的Al片制取纯净的Al(OH)3,下列操作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NaOH溶液 ③过滤 ④加盐酸生成Al(OH)3 ⑤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
⑥加过量氨水生成Al(OH)3
| A.②③⑤③ | B.①③⑥③ | C.①⑥③ | D.②③④③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硅酸钠溶液与足量CO2反应: SiO32—+CO2+H2O = H2SiO3↓+CO32— |
| 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Cl2= 2Fe3++2Cl— |
| C.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 = 2AlO2–+H2O |
|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HCO3—+OH– = CO32—+ H2O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 A |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
| B |
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 C |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
溶液中有Fe3+生成 |
| D |
将FeCl2溶液滴加到少许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
FeCl2具有漂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