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需要配制500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就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 g。
称量NaOH固体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因为NaOH具有腐蚀性,所以称量时,需注意选择 盛装NaOH固体;②称量必须迅速,目的是 。
(2)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3)下列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没有影响的是 。
| A.称量时已观察到NaOH吸水 |
| B.将烧杯中溶解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立即添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 C.定容、摇匀后,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 D.配制溶液前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 |
、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⑴若
A是能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的气体;C、D均为空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①写出E的化学式;
②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⑵若A是淡黄色化合物;常温下D是无色气体;C中含有的阴、阳离子均为10
电子粒子
①写出A的电子式
②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⑶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B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B与C中均含有A元素,且B与C在溶液中混合时能生成白色沉淀
①写出B的化学式②写出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
⑷若A是黑色粉末,常温
下B是黄绿色气体,C溶液呈碱性,有漂白性。
写出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
(10分)胆矶(CuSO4•5H20)广泛用于电镀工艺,在医药上用做收敛剂、防腐剂和催吐剂。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胆矾的流程图:
(1 )写出溶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1:1的H2SO4溶液是由l体积98%的H2SO4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所需的硅酸盐质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
(3)已知氧化亚铜(Cu2O)与稀H2SO4反应有CuSO4和Cu生成。假设焙烧后固体只含铜的氧化物.为检验该固体的成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 A.加人稀H2SO4,若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CuO |
| B.加人稀H2SO4,若有红色沉淀物生成,说明固体中一定有Cu2O |
| C.加人稀HNO3,若有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说明固体中有Cu2O |
| D.加人稀HNO3,若固体全部溶解,说明固体中没有Cu2O |
(4)取2.50g胆矶样品,逐渐升温加热分解,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a点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c点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10000C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黄血盐[亚铁氰化钾,
]目前广泛用做食盐添加剂(抗结剂),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中黄血盐的最大使用量为
。黄血盐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会电离出
和
,其中
的电子式为
。它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上述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______ (填“是”或“不是”)。
(2) 食盐经长时间火炒,“亚铁氰化钾”名称前的“亚
铁”就去掉了,变成了剧毒物质氰化钾,这是因为黄血盐在超过400 "C1时会分解,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黄血盐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①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有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有1mol K4Fe(CN)6被高锰酸钾氧化,则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
(12分)下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有毒气体,B为红棕色粉末,C、E为金属单质。反应①②均为工业上的重要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I______J______。
⑵在G、H、K的水溶液中,呈酸性的是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在C、D、L中.属于两性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3)写出向K溶液中通人过量D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
(4)写出向H溶液中通人S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
(8分:)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组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o
(3)C组物质中某一物质在常温时能与冷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F组物质中某一物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呈弱碱性的原因: _____
___
(5)D组中某一物质与E组中某一物质在水中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