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C.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钟青德说:“咱是全国第一个卫星社,国内外影响很大,要放‘高产卫星’才有说服力。”他定下的基调是,“亩产至少3000斤”。 钟青德说此话的时间大概是

A.1948年 B.1958年 C.1982年 D.2001年

旧中国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为改变落后状况,新中国决定进行

A.大跃进 B.改革开放 C.工业化建设 D.三大改造

二战后,美国人杰克失业了,一直都呆在家里,5年来没找工作。但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保障局领到1255美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杰克及其家庭的生活得到保障主要受益于

A.罗斯福新政 B.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C.奥巴马对经济政策的调整 D.经济的全球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