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下列
哪一思想家的思想与此观点最为相似

A.洛克 B.卢梭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威廉•弗格森在《希腊帝国主义》写道:“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同类。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可以佐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A.各邦之间贸易发达 B.外邦人有公民权
C.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D.人们轮番而治

有经济学者认为:“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对材料中“政治改革”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扩大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B.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C.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演变的表现
D.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刘少奇在某报告中指出:“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报告中“前进一步”的结果是

A.建立政协制度 B.制定一部宪法
C.完成三大改造 D.实现工业化

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这里的“公理”是指

A.宋明理学“天理” B.平等、自由
C.进化论和个人权利 D.自然科学定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