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发展进步。根据下表中无产阶级队伍人数的变化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时间 |
1842—1894 |
1895—1911 |
1912—1919(五四运动前) |
人数 |
10万 |
60万 |
200万 |
A.第一阶段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洋务企业里
B.第二阶段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第三阶段无产阶级已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促使中国革命即将转型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核心是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本主义 |
李大钊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C.《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导致新文化阵营内部逐渐分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不同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在近代史上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的是
A.林则徐、魏源等倡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B.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
D.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最主要内容是
A.德先生和赛先生 |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D.宣传马克思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