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蒙恬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他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蒙恬又根据“用险制塞”以城墙来制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
同时,蒙恬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还建立了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又于公元前211年,发遣三万多名罪犯到兆河、榆中一带垦殖。另外,蒙恬又派人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
材料二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疆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史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恬为加强边防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某学习小组就中国近现代宪政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兴民权、开议院”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是“治国之大经,为政之公理”,实行了君主立宪,“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梁的共同主张。
材料二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2)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2分)怎样理解“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2分)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中是如何体现“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
(4)你认为该小组通过以上材料的研究学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2分)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著名的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学说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2)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墨家始终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为什么 ?
(3)西汉时,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什么?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列举秦朝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昭君出塞
材料2: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
材料3:“汉倭奴国王”金印
材料4:“(大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閡不得达。至桓帝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献象牙、犀角,始乃一通。”
——《后汉书》
(1)昭君出塞在什么时候?有何意义?
(2)材料1、2体现了汉朝怎样的民族政策?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材料3反映得出史实说明了什么?
(4)材料4“大秦王安敦遣使”至东汉是什么时候?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能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周本纪》
材料2:管子明仲字夷吾,辅相齐桓成霸主。仓廪实兮知礼节,衣食足兮知荣辱。
——《咏管仲》
材料3:商君卫鞅公孙鞅,任法一刑有主张:褒将军功戒私斗,抑制商旅重农业,废井田推行郡县,以刑去刑战去战,商鞅变法秦国强。
——《咏管仲》
(1)材料1中,周初封侯时“尚父为首封”的 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尚父”的后代齐桓公能在事实上代周天子号令天下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分别是什么?到了战国初期,“尚父”后代所执掌的政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商鞅认为只要紧紧抓住“农”与“战”便可实现富强。结合材料3说明商鞅如何围绕“农”与“战”进行变法的?
(4)历史上周、齐、秦的崛起,对我们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