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丁 +辛,甲 + 丙 = 戊 + 辛;常温下0.1 mol/L 丁溶液的pH为1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形成的单质可以在点燃条件分别与元素A、B、D形成的单质化合,所得化合物均存在共价键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D) > r(C) > r(B)
C.1.0 L 0. 1 mol/L戊溶液中含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 1 mol
D.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约1.204 × 1024个电子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1
3
0
放出热量a kJ

2
3
0
放出热量b kJ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放出热量关系:a<b<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固体电解质通过其中的离子迁移进行电荷传递,因此又称为固体离子导体,RbAg4I5晶体就是一种重要的固体电解质,其中发生迁移的物质全是Ag。利用RbAg4I5晶体,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如图是一种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被分析的O2可以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由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可以得知O2的含量。在气体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中,下列变化肯定没有发生的是 (  )。

A.I2+2Rb+2e=2RbI
B.I2+2Ag+2e=2AgI
C.Ag-e=Ag
D.4AlI3+3O2=2Al2O3+6I2

镁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能化学电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图是镁-空气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Mg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导线由碳电极流向Mg电极
D.当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时,消耗的O2体积为1.12 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