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X、M都是中学常见元素,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其中正确的是
(甲)XO3n-+Xn-+H+→X单质+H2O(未配平);(乙)Mm++mOH-=M(OH)m↓
①若n=1,则XO3n-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
②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③若m=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
④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MSO4溶液一定能得到MSO4
⑤若m=3,则MCl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A.②③ | B.①③ | C.④⑤ | D.②④ |
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 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
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剂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试剂B |
湿润的试纸A |
现象 |
结论 |
A |
碘水 |
淀粉试纸 |
变蓝 |
碘具有氧化性 |
B |
浓氨水,生石灰 |
蓝色石蕊试纸 |
变红 |
氨气为碱性气体 |
C |
Na2SO3,硫酸 |
品红试纸 |
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D |
Cu,浓硝酸 |
KI-淀粉试纸 |
变蓝 |
NO2为酸性气体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增强。说明盐酸具有氧化性 |
B.向澄清的AlCl3稀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振荡,溶液仍为澄清。说明该两种溶液混合是物理变化 |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振荡、静置,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说明Fe3+具有氧化性 |
D.向CaCl2溶液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aCO3难溶于水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 )
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 |
B.除去氧气中少量氮气:使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
C.除去石英中少量碳酸钙: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
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纯碱: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蒸发、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