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 Na+和Cl-同时内流 |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A.温度为32.5℃时,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窄 |
B.温度为35℃时,相对湿度90%更有利蝗虫的生存 |
C.在一定范围内,蝗虫生活的最适湿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
D.温度与湿度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效果相同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先通过细胞免疫阻止病毒播散,再通过体液免疫来彻底消灭 |
B.吃一些含卵磷脂较丰富的食物有利于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 |
C.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的血流量增大,以增加热量的供应 |
D.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
如图所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问5号与6号所生孩子患病的机率是多少?()
A.1/6 | B.1/4 | C.1/8 | D.1/3 |
下列品种的培育与育种原理相符的是()
A.无籽西瓜的培育——染色体数目变异 |
B.高产青霉菌株的培育——基因重组 |
C.用花粉(Ab)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AAbb)——单倍体育种 |
D.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基因突变 |
下表是不同生物膜中的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比例,你认为哪一种最有可能是线粒体内膜()
膜编号 |
蛋白质(%) |
脂类(%) |
糖类(%) |
|
① |
49 |
43 |
8 |
|
② |
52 |
48 |
极少 |
|
③ |
76 |
24 |
极少 |
|
④ |
56 |
44 |
极少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