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H)和矮茎(h)、紫花和白花。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其中,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研究小组用纯合的高茎白花植株与纯合的矮茎白花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子代
F1
F2
表现型
高茎紫花
高茎紫花
高茎白花
矮茎紫花
矮茎白花
243株
188株
81株
64株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F1的高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控制花色性状遗传的基因遵循了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定律。
(2)理论上,F2中的高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紫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在F2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之比为________。
(3)若将F2中的全部矮茎白花植株进行自由交配,子代中出现紫花植株的几率为______。
(4)取双杂合子的矮茎紫花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若干,它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对所获的单倍体幼苗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进行处理,所得植株中出现白花植株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
(5)植物h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_个氨基酸。
(6)在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如果产生的中间产物呈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某生物爱好者在重复孟德尔豌豆实验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选取豌豆的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全为高茎,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但分离比并不是预期的3∶1,而是出现了高茎∶矮茎=35∶1,他利用所掌握的遗传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设计了实验加以验证。以下是他所写的简单研究思路,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1)根据遗传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杂种子一代(Dd)变成了四倍体(DDdd),四倍体DDdd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子二代出现了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值为高茎∶矮茎=35∶1。
(2)为证明以上的分析是否正确,需通过测交实验来测定子一代的基因型,应选择待测子一代豌豆和矮茎(隐性亲本)豌豆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实验的结果应该是高茎∶矮茎=
(3)进行测交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在该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

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①该实验的思路:;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某植物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1所示。则P1的基因型是,F1的基因型是。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
(2)如图2所示,若两对基因都位于该植物第5号染色体上,进行杂交实验时,其中P1亲本5号染色体上有一个“纽结”,并且还有部分来自4号染色体的“片段”,而正常的5号染色体没有纽结和“片段”。
①4号染色体片段移接到5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
②两亲本杂交,正常情况下,F1出现了黑色和白色两种表现型,若F1中出现了黄褐色的种子,则可能的原因是,
从而导致了基因重组现象的发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基因重组现象,需将F1新类型(黄褐色) 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染色体上的对A和b的标记,观察到的染色体,则说明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3)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利用黄褐色种子(AaBb)进行实验验证。请依据要求完成下列步骤。
实验步骤:让黄褐色种子(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
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