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两地区山脉与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秦岭是我国的重要自然地理界线。(至少4例,错一条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2)从锋面雨带进退规律考虑,图乙区域的河流一般在        月进入汛期,简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3)分析A点附近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如何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来判断甲的地质构造________________。(3分)
(2)图中,丁处构造地貌上是,原因是;甲处构造地貌上是,原因是
(3)图中所示的甲丁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运动造成的,两大板块做该方向碰撞挤压运动时形成的边界为边界。
(4)图中甲乙丁三处,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地,若该区有石油分布,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地,如果想找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应选择在处。
(5)丙处地貌的名称是,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6)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循环,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环节。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变化:
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扬州的繁荣和现代石家庄的兴起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条件的变化。
(2)左图的五个商业中心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___。该城市积极发展轨道交通,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的A线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___________工程。
该工程对上海发展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图中B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请试述差异:
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耕地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粮食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西电东输略图,回答:

(1)我国常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煤炭主要分布在地区,水能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分布在、中南、西北地区。
(2)A线工程是将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的火电送到地区;
B线工程是将地区的(能源名称)输往沪宁杭地区;
C线工程是将流域的水力资源输往
三角洲地区。
(3)图中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

(4)A、B、C工程的实施,对能源的输入地的积极意义是

对能源的输出地的积极意义是

该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分析后回答

(1)A 处拟建火电厂,区位因素中有利的是,不利的是
(2)现规划建设花卉种植基地、水果生产基地、服装厂、自来水厂、全国性的服装批发市场,试分析B、C、D、E、F五处何处发展较为合理并说明理由。
B处,理由     
C处,理由     
D处  ,理由
E处  ,理由
F处  ,理由 
(3)该地的水果生产基地适合生产哪些水果(至少写两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