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Y |
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Q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
C.元素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
D.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
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ΔH分别为436 kJ·mol-1、463 kJ·mol-1和495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 |
B.H2O(g)===H2(g)+![]() |
C.2H2(g)+O2(g)===2H2O(g) ΔH=+485 kJ·mol-1 |
D.2H2(g)+O2(g)===2H2O(g) ΔH=-485 kJ·mol-1 |
COCl2(g) CO(g) + Cl2(g) ΔH > 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一种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表示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的变化 |
B.②表示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
C.③表示恒压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随充入惰性气体体积的变化 |
D.④表示CO的体积分数随充入Cl2量的变化 |
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CO和H2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CH3OH(g)。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 |
B.该反应的△H >0 |
C.T1时的平衡常数K1> T2时的平衡常数K2 |
D.T1时的平衡常数K1< T2时的平衡常数K2 |
可逆反应:A(g) B(g),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以Ea表示活化能,Ea(正)、Ea(逆)分别表示正、逆反应活化能)
A.该反应的 ΔH = Ea(正) - Ea(逆) |
B.该反应的Ea(正) = E3 - E2 |
C.只要温度升高,该可逆反应就会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
D.可逆反应B(g) ![]() |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c2=3∶1 |
B.X、Y的转化率不相等 |
C.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c1<0.14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