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过量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OH-= CO32-+H2O |
B.氨水中通入过量CO2:2NH3·H2O + CO2 = 2NH4+ + CO32— + H2O |
C.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Ca2++HCO3—+OH—=CaCO3↓+H2O |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2HCO3- +Ca2++2OH-= CaCO3↓+2H2O+CO32-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Na2S的水解:S2-+ 2H2O![]() |
B.NaHCO3的电离:NaHCO3 ![]() |
C.HSO3-的电离:HSO3- ![]() |
D.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Fe3+ |
1905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哈伯法合成氨需要在20—50 MPa的高压和500 ℃的高温下,用铁作催化剂,且氨转化率10%—15%。2005年6月27日美国化学会刊报道,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了一种名为transFe(DMeOPrPE)2Cl2的铁化合物。用transFe(DMeOPrPE)2Cl2作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出氨,反应可表示为N2+3H22NH3,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均相同 |
B.新法合成与哈伯法相比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可节约大量能源,极具发展远景 |
C.新法合成能在常温下进行是因为不需要断裂化学键 |
D.哈伯法合成氨是吸热反应,新法合成氨是放热反应 |
描述分子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B.分子中的碳原子分别采取sp、sp2、sp3杂化,分子中共有10个不饱和碳原子 |
C.最多有18个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
D.分子式为C11H6ClF3 |
碳原子数为12且只有两个侧链的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42 | B.45 | C.48 | D.60 |
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过氧乙酸可由冰醋酸与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与羟基丙酸(HOCH2CH2COOH)组成上相差一个CH2,故互为同系物 |
B.苯酚也能杀菌消毒,过氧乙酸与苯酚混合使用,可增强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 |
C.由下列过氧乙酸的制取原理可以看出,过氧乙酸属于酯类有机物CH3COOH + H2O2→CH3COOOH + H2O |
D.过氧乙酸不仅能使蛋白质变性,同时还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与双氧水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