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具有放射性子代噬菌体比例高
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于试管的沉淀物中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地更新

以洋葱表皮为材料,分别以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的实验(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测得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如图)。则曲线a、b、c、d依次代表()

A.清水、0.3g/ml尿素溶液、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
B.0.3g/ml尿素溶液、清水、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
C.清水、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
D.0.5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清水

下列细胞内的物质变化或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CO2+C5→2C3
C.NADP+→NADPH D.氨基酸→多肽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 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为“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具有核糖体
B.核糖体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
C.所有酶、生长激素、抗体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不同的细胞内核糖体数量不同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下列操作或想法正确的是()

A.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C.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