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 强国之基】
材料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中,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促进这一变化的重大举措两项。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上提出: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2)运用所学知识就我国政府应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27日,习近平祝贺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将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一座城市,因为一群好人而声名远播。对此,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好人,
有一个故事;十个好人,就有一种规律。老区盐城,民风淳厚,好人就像空气和水,无处不在,这并非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坚实的现实基础。”
(1)“中国好人盐城多”说明了什么?
(2)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争做一个“盐城好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扶贫济困、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是我们倡导的道德风尚;遵纪守法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如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写无动于衷;老人跌到在旁不闻不问,自私冷漠;在大街上过马路随意闯红灯;电影院里乱吐口香糖;破坏公共财物;网络造谣;沉迷游戏等。
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亲近社会? 4分
某中学九年级某班打算组织一支“雏鹰”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周末时间走向社会、深入居民小区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活动之前,同学们先对本校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情况:
参加项目 |
情况统计 |
||
从未参加 |
偶尔参加 |
多次参加 |
|
社区法制宣传活动 |
60% |
40% |
0 |
义务植树 |
79% |
20% |
1% |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
95% |
5% |
0 |
(1)材料探究: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说说我们应该中学生怎样自觉服务社会? 4分
材料一: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们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材料二:京城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对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于是这样一群爱好相投的人群便有了一个固定的称谓——“哈日、哈韩族”。
(1)艺海拾贝:除上图所示外,你还了解哪些中华文化的代表?(至少举出三例)
(2)知识回顾:你能说说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吗?
(3)博采众长:根据材料二,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