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错误的是
A.绿化带能起到消烟除尘的作用 |
B.绿化带面积大,不易发生城市内涝 |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 |
D.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 |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由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③ |
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 B.气候复杂多样 |
C.地形复杂多样 | D.海岸线长 |
读图,下列属于图中乙所示的是()
A.铜矿、焦炭 | B.雷电、沙漠 |
C.化肥、大米 | D.森林、海盐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图“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
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 B.黄赤交角的变化 |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 B.暖冬频繁 |
C.海平面下降 |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同等级铁路平均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最高的是()
A.北京—沈阳段 | B.宝鸡—成都段 |
C.济南—青岛段 | D.郑州—徐州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