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
D.少量金属汞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应立即向汞上撒硫黄粉,然后再清扫 |
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一定是10 | B.该溶液不可能pH=4 |
C.该溶液的pH不可能是7 | D.不会有这样的溶液 |
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
B.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 |
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 |
D.测了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 |
一定温度下,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和0.1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
之比为
A.大于10 | B.小于10 | C.等于10 | D.无法确定 |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 B.CCl4和KCl | C.NaCl和HCl | D.CO2和H2O |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