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A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工业上采用物质B分解制备物质A的同时释放出氢气,其制备原理是:B(g)A(g)+H2(g) ΔH=+125kJ·mol—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随着温度的升高,K" 值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实际生产中常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稀释剂不参加反应)。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总压强关系如下图。
①由上图可得出:
结论一:
其他条件不变,水蒸气的用量越大,平衡转化率越___;
结论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人稀释剂能影响反应物B的平衡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工艺中,在反应的中途加入O2和特定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B的平衡转化率。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 3F2(g)= SF6的反应热△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向5mL0.1mol/L K2Cr2O7溶液中滴加3-10滴浓H2SO4,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再滴加5-10滴6mol/L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
(2)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④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7分)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__。
(3)取步骤(2)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
(4)对于是否含有NaCl,你认为应对步骤(2)作如何改进(若步骤(3)填“是”,此空不作答)。
漂白粉在生活、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漂白粉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外,还能杀菌消毒。2003年抗“非典”期间,各商场漂白粉及其他漂白产品曾一度脱销。
(1)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必须用漂白粉等药品消毒后才能饮用,以防传染病发生,但瓶装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会失效。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
①②。
(2)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 +4HCl(浓)===CaCl2+2Cl2↑+2H2O
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有的杂质气体是()
①CO2②HCl③H2O④O2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3)用Cl2和石灰乳制作漂白粉的目的是()
A. 转变为较HClO稳定且易储运的物质 B. 转变为更易溶于水的物质
C. 提高氯气的利用率 D.增强漂白能力
(4)用Cl2和石灰乳制作漂白粉的反应方程式
其有效成分是(填名称)。
(4分)有四种物质是: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CH4;②3.01x1023个HCl;③13.6gH2S;④0.2molNH3,它们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含有原子数最多的是,质量最大的是。(用序号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