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七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而今,许多人巧用标点,将这首诗加以解构并改编为三言诗、短剧等。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事物内部的联系以具体条件为前提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认识的反复性
③部分的改变会引起整体功能的变化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不少新的有利支撑和难得机遇。同时,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上述判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科学的预见是人们成功实践的基本前提
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把握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不久前发布消息称,已研究出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短距离通讯技术LIFi(Ligt-Fidelity,可见光通信)。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 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灯光上网”的成功研制()
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③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体现了意识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作擅以景写情,尤擅运用景与情“反向配置”的手法,如通过描写明媚灿烂的春光,来衬托词中主人公愁思的无限深重,从而使作品的艺术表现更显张力。这表明()
①情景“反向配置”合理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
②艺术作品中景物的色彩是由主人公情绪的色彩生成的
③情景“同向配置”是艺术创作中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体现
④艺术家对景物的裁剪与运用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 |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给读者以美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下列诗歌寓意与其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谁挥鞭策运四季,万物兴衰皆自然——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漫画“站票与坐票同价不合理”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无座票与有座票按相同价格出售违背价值规律
②无座乘客与有座乘客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③票价应以铁路部门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为基础
④服务性商品的价格应该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