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 ΔH1=" a" kJ·mol-1①;
S(s)+2K(s)==K2S(s) ΔH2=" b" kJ·mol-1②;
2K(s)+N2(g)+3O2(g)==2KNO3 (s) ΔH3=" c" kJ·mol-1③,则x为
| A.3a+b-c | B.c +3a-b | C.a+b-c | D.c+a-b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2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目一定为3NA。 |
| 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 0.1 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解时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 |
|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把NaOH固体于烧杯中充分溶解,并迅速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
| D.30g的NO与O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数为1 NA。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M 2.5、二氧化碳都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 |
| B.向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 |
| C.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 |
| D.“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
制造硫酸的工艺流程反应其中之一是2SO2(g)+O2(g)←→2SO3(g)+190 kJ。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A.v(O2)正=2v(SO3) |
|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
| C.如果容器容积是固定的,那么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
|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SO3的同时生成n mol O2 |
将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消耗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⑤⑥ |
水煤气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增加C的量 |
|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
|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
| D.保持体积不变,将生成的H2及时移出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