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
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 |
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很稳定(1000℃以上才会部分分解),但与水中含有大量氢键无关 |
B.[Cu(NH3)4]SO4和(NH4)2SO4两种物质中都有配位键,所以都是配合物 |
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
D.由下图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的非羟基氧原子数 |
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力依次是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 B.氢键;氢键;极性键 |
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极性键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是极性分子,N原子处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
B.CCl4是非极性分子,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
C.H2O是极性分子,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
D.CO2是非极性分子,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和盐酸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问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
B.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12个碳原子 |
C.HI的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
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粒子个数比为2:l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
B.SiO2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所以CO2晶体熔化时破坏的也是共价键 |
C.可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能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 |
D.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