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 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硫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Na2O2没有完全变质 |
B |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向上层溶液中滴加溴水至过量 |
实验现象1: 上层溶液不变红,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实验现象2: 上层溶液变红 |
氧化性:Br2>Fe3+>I2 |
C |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的 |
D |
取久置的绿矾(FeSO4•7H2O)溶于水,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绿矾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
稀士金属铈(Ce)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麻。已知:①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②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金属铈一般应低温密封保存 |
B.工业上不能采取用H2还原氧化铈的方法冶炼金属铈 |
C.工业上可以采用电解氯化铈水溶液米获得铈单质 |
D.铈溶于氢碘酸的主要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e+6HI=2CeI3+3H2↑ |
己知NO2遇水发生反应:2NO2+H2O=HNO2+HNO3,实验证明将NO2通入水中会逸出NO气体,而通入NaOH溶液中则可完全被吸收,通入Na2CO3溶液中只生成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NO2非常不稳定,其分解产物为NO和H2O |
B.NO2与水反应的反应机理可看作NO2先与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NO2和HNO3,HNO2再分解 |
C.HNO2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 |
D.NO2通入NaOH溶液中时,生成的HNO2和HN![]() |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B.每生成lmol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
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
D.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之比为1:1 |
化学中常用类比的方法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如根据H2+Cl2=2HCl推测:H2+Br2=2HBr。但类比是相对的,要遵循化学原理。如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类推2Na2O2+2SO2=Na2SO3+O2是错误的,应该是Na2O2+SO2=Na2SO4。下列各组类比中正确的是()
A.由NH4Cl![]() ![]() |
B.由CO2+Ca(ClO)2+H2O=CaCO3↓+2HClO,推测:SO2+Ca(ClO)2+H2O=CaSO3↓+2HClO |
C.由2CO2+Ca(ClO)2+2H2O=C![]() |
D.由Na2SO![]() |
在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投入下列物质:①Na;②Na2O2;③Na2O;④NaOH;⑤Na2CO3;⑥Fe,其中实验现象相同,发生反应的类型也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A.①⑥ | B.④⑤ | C.①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