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发生反应:2A (g)+B (g) 2C(g),图甲为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图乙显示的是催化反应与无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
C.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保持温度不变,t0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体系压强变化如图丙所示。 |
D.将一定量的NO2充入针筒中后封口,发生反应2NO2 (g) N2O4(g),图丁[表示在拉伸和压缩针筒活塞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则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增大。 |
“庆历新政”的措施中直接限制官僚特权的是()
| A.定期考核官员 | B.严格“恩荫”制 | C.改革贡举制 | D.慎选地方官吏 |
《宋史·食货志》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初冗官,吏治腐败 | B.战事不断,农民破产 |
| C.巩固政权,不抑兼并 |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
《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
| A.支持变法,主张新制 | 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 |
| 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 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 |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
| B.鲜卑族的封建化 |
| C.北方民族大融合 |
|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 | B.农业化过程 |
| C.工业化过程 | D.汉化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