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
(1)3A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__________。
A.酸性:H2SO4>H3PO4 | B.碱性:NaOH>Mg(OH)2 |
C.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 D.碳在高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
(3)B组成的一种微粒与D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__________。比较E、F两种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E-______(填大于或小于)F+
(4)C和E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该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该物质极易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产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煤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
(1)X为______;Y为______;Z为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X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Z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各物质的反应关系图:已知A和E都是黄色粉末,A常用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E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F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漂白性常被不法商人用来漂白银耳、腐竹等,H具有很强腐蚀性。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 F_________
(2)写出图中编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12分)下列为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已知:A是金属单质,B为淡黄色粉末,C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J为红褐色固体。
请写出:
(1) E、F的化学式:E,F;
(2) H→J过程中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检验溶液I中阳离子的方法是(填试剂),
(4) 反应③ 的化学方程式:。
(16分)如图转化关系中A—H为中学常见化合物,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中甲、丁常温为气体。已知单质乙、化合物A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乙经过连续与甲反应后,再与水化合,是工业上制H的反应过程。B、F两种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部分反应物或产物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F________ 甲_______ 丙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丙与D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在储氢材料——化合物 A 是第二周期两种氢化物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是乙烷的等电子体,相对分子质量30.87,常温下为白色晶体,稳定而无毒。刚刚融化的 A 缓慢释放氢气,转变为化合物B(乙烯的等电子体)。B 不稳定,易聚合成聚合物 C(聚乙烯的等电子体)。C 在155oC释放氢气转变为X(聚乙炔的等电子体),其中聚合度为3的化合物 D 是苯的等电子体。高于500oC时 D 释放氢气,转变为化合物 E,E 有多种晶型,有类似金刚石的原子晶体,也有类似于石墨的片层结构的过渡型晶体。
(1) 写出 A、B、C、D、E 的化学式。
(2)为使 A 再生,有人设计了化合物 D 在水蒸气存在下与甲烷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