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 |
B.硫酸铝溶液与氨水的反应:Al3++3OH-=Al(OH)3↓ |
C.氢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OH-+H+=H2O |
D.铁粉与稀盐酸反应:Fe+2H+=Fe2++H2↑ |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
C.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弱 |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高 |
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族元素,关于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镭的金属性比钙弱 |
B.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H2 |
C.镭在化合物中呈+2价 |
D.碳酸镭难溶于水 |
核电荷数大于10的某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最外电子层所含有的电子数是次外层所含有的电子数的一半,有关该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在第3周期第ⅣA族 |
B.该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不易与水反应 |
C.该元素的氧化物不与酸反应,可与强碱的水溶液反应 |
D.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大,居所有元素的第二位 |
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族。镓的熔点为29.78 ℃,沸点高达2 403 ℃。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 ℃。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
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
C.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
D.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家族的新成员”,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
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6 |
0.143 |
0.112 |
0.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