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探究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原理,设计了如右实验装置。

Ⅰ.步骤如下:
(1)在双通管中装12mL0.5mol/L的Na2CO3溶液,在针筒中装4mL3mol/L的盐酸。
(2)从底部向双通管中推入______mL的盐酸。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3)将盐酸全部注入,产生大量气泡。
Ⅱ.此装置相对于往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利用此装置往含往Na2CO3和另一种含钠的化合物A的混合液中注入稀盐酸,注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气体的体积关系如下图,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该混合液中Na2CO3和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油条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食品,在百姓早餐桌上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但油条中铝含量超标问题十分普遍,是影响群众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从2009年5月下旬开始,浙江省的油条加工停用含铝食品的添加剂,逐步转换为无铝添加剂配方和工艺,从而保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油条。油条无铝配方由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铵(臭粉)组成。为测定试样中WWW.K**S*858$$U.COM小苏打的质量分数w(NaHCO3),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
①按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试样m1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D中药品如图,已知加药品后装置B的质量
m2g、装置C的质量为m3g;
③打开活塞a,通N2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样,直到B装置中无气泡冒出后,打开活塞a向装置中通入N2,一段时间后,撤掉酒精灯,关闭活塞a;
④称得装置B的质量为m4g、装置C的质量为m5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D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进入装置C中。
装置C的作用为
(3)实验过程中第二次通入N2的目的是把装置中产生的排出,使其被装置B和装置C完全吸收。
(4)用下列各项所提供的数据能计算出w(NaHCO3)的是()(填写序号)

序号
a
b
c
d
e
数据
m1m2m3
m2m3m4m5
m1m2m4
m1m4m5
m1m3m5

(5)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A中硬质玻璃管右端有水珠,你认为利用实验中所提供的数据还能否得到准确的w(NaHCO3(填“能”或“不能”)。

某化学小组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利用氯气进行有关的探究实验,制取氯气的装置如图I和Ⅱ。
 
(1)制取氯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Ⅱ中小试管的作用为
(3)装置I与装置Ⅱ比较,装置I的主要优点为:
(4)将生成的氯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氯水,氯水见光易分解生成气体。
(5)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利用中学实验室常见试剂,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①Cl2有强氧化性
②Cl2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
③HClO有强氧化性

②盐酸使布条褪色。

④H2O使布条褪色
验证假设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Cl2的集气瓶,布条不褪色;
验证假设②:
验证假设④: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的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至刻度线WWW.K**S*858$$U.COM,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称取40mL 5mol·L1的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2)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有少量洗涤液未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3)某实验中需要2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称取固体Na2CO3的质量为

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
B.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加热至140℃制取乙烯
C.为证明溴乙烷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可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淡黄色沉淀。
D.向碘水中加入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E.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与电石制备乙炔,目的是为了减缓反应速率
F.将乙烯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中均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中盛有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E中盛有的Cl的颜色是,Cl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是

(4)F中是FeCl溶液,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G中是AgNO溶液,现象是
有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H中盛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