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
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反应A(g)+B(g) 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
0 |
5 |
15 |
25 |
35 |
n(A)/mol |
1.0 |
0.85 |
0.81 |
0.80 |
0.80 |
A.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17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 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I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
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
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
反应X(g)+Y(g) 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
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 |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11)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W、M的某种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
B.电解YW2的熔融物可制得Y和W的单质 |
C.相同条件下,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比Z弱 |
D.X、M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反应可生成M的某种单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