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1
反应②Fe(s)+H2O(g) FeO(s)+H2(g) ΔH=b kJ·mol-1,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和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T/K
K1
K2
973
1.47
2.38
1 173
2.15
1.6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0             B.在973 K下增大压强,K2增大
C.a>b             D.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 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A>B>C
B. 原子半径:A>B>C
C. 离子半径:A2>B2>C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C>B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含有Al3+、Cl-的溶液中:HCO3-、I-、NH4+、Mg2+
C.在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SO2- 3、NO3-
D.在溶质为KNO3和NaHSO4的溶液中:Fe2+、Ca2+、Al3+、Cl-

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后,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根据电极产物,电解过程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阴极自始至终只产生H2
B.电解过程中,溶液颜色呈现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
C.电解过程中,Na+和SO2- 4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第一阶段中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混合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HCl

下列实验操作中,可以达到预定目的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氯化钠
B.用过量的KSCN溶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C.通过灼热的镁粉,可以除去N2中的少量O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Na2SO4和NaCl固体混合物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都是胶体
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