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 |
B.与糖类相比,脂肪的C和H元素比例高 |
C.蛋白质与双缩脲反应显紫色 |
D.DNA是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
实验操作不当一般情况下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有的实验或调查若能及时调整也能完成。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发现滤液颜色太浅,可往滤液中再添加适量CaCO3 |
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时,如发现试管中溶液pH为0.9时,可调至中性 |
C.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如发现样本太少,可扩大调查范围,已获得原始数据不能再用 |
D.鉴定蛋清中蛋白质时,发现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可减少滴加斐林试剂乙液的量 |
右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只来自于氨基 |
B.②过程需要氧,发生场所是线粒体 |
C.③过程中产生ATP,在缺氧条件下能够进行 |
D.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物质是丙酮酸 |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合成酶通过为ADP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催化ATP的合成 |
B.无光条件下,线粒体是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唯一场所 |
C.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
D.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 |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
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
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右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