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1表示在最适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d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
(2)由图1可知,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3)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对该植物来说,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2中的状态依次是___________。
(4)研究者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及细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在两种光强度下,随温度升高,叶片光合速率均___________;从甲、乙两图分析,原因可能是: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使叶片吸收的CO2减少。
②据丙图可知,适宜光强/40℃、强光/37℃及强光/40℃进行组合处理,推测这些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___ (填上升/不变/下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取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开始时CO2量(m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2h后CO2量(mg)
4.5
5.1
3.5
5.4
1.9
5.9
2.0
5.8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自变量是,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至少写二个)。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课题是
。 
(3)比较实验2和3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序号1、3、5、7在实验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值的含义是 ___
(5)该植物在30℃、1000 LX情况下,光合作用12h实际消耗的CO2量为mg。
(6)若研究光合作用中碳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7)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速率会明显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阶段。

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显微镜的观察和使用②生物组织中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③观察植物细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⑤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时,需调节以增加视野亮度。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加入洗去浮色,利用CuSO4在_____条件下可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3)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如果用0.3g/mL KNO3做外界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做实验材料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4参与__________的形成,在有丝分裂______期重现。
(2)若用丙酮从该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对该活细胞组织进行染色,结果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某位科学家通过培养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来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培养液中要充入5% C0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2) 为了抑制细菌生长,培养液中需添加适宜种类和剂量的
(3) 某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肝脏培养液,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2个,编号A、B,在A中加入肝脏培养液和肝脏小块,在B中加入
。培养肝脏小块一段时间。
②另取培养皿2个,编号甲、乙,分别加入等量的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和淋巴细胞。
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和结论:

某同学以菜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30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
步骤二:将碎菜花放入研钵中,倒入适量洗涤剂和NaCl,充分研磨10min。
步骤三:在漏斗中垫上纱布,将菜花研磨液过滤到烧杯中。在冰箱中放置几分钟,取上清液。
步骤四:将一倍体积的上清液倒入两倍体积的某溶液中,并用玻璃棒缓缓、轻轻地搅拌溶液。将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二的目的是使菜花细胞破碎,释放DNA,加入洗涤剂和NaCl主要作用是
等。
(2)步骤四中所用两倍体积的某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需“缓缓、轻轻地”搅拌溶液的原因是
(3)为了鉴定步骤四所得絮状物是DNA,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