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完成下列各题。
地点 时间 |
当日 |
次日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三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③① | D.③②① |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部门是
A.畜牧业 | B.谷物种植业 | C.园艺业 | D.迁移农业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 B.水稻种植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
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 地—水库大坝 |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
将下列内容按因果关系排列,说明商业网点的形成过程( )
①商业网点的形成 ②生产地域分工 ③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④商品交换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③②④① | D.③④②① |
与上海成为我国最大商业中心的关系不明显的是( )
A.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京沪、沪杭铁路在此交汇 |
B.上海市既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生产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消费地 |
C.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
D.上海高等学府云集,技术力量雄厚 |
关于商业网点与交通运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商业网点的密度与交通条件有关 |
B.商业网点主要沿铁路线分布 |
C.商业网点的效益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有关 |
D.商业中心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