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表示纵波,④表示横波 |
B.④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
C.①为莫霍界面,②为古登堡界面 |
D.以①②为界线,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岩石圈、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
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
A.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
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 | B.纬度低 | C.降水多 | D.地处沿海 |
读图,回答各题。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
A.山岭 | B.谷地 |
C.背斜 | D.向斜 |
图中N处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 | B.变质作用 |
C.外力作用 | D.岩浆活动 |
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该海域可能是
A.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 B.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
C.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 D.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
甲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 B.增温减湿 | C.降温减湿 | D.降温增湿 |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个题。P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 | B.寒冷干燥 |
C.高温多雨 | D.炎热干燥 |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暖湿的中纬西风 | B.干冷的中纬西风 |
C.干冷的极地东风 | D.冷湿的极地东风 |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各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
B.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
C.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
D.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
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②和④ |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水汽和氧气 | B.氮气和水汽 |
C.二氧化碳和水汽 | D.氧气和氮气 |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③减弱 | B.②减弱,③增强 | C.③增强,④减弱 | D.②减弱,④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