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O2和NH3反应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CO2+NH3
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 |
| B.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
| C.尿素含氮量高,是一种很好的氮肥 |
| D.尿素中含有CO分子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CO |
CO2 |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 B |
CaO |
CaCO3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 C |
NaOH溶液 |
Ca(OH)2溶液 |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
| D |
FeCl2溶液 |
CuCl2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下列离子可在pH==12的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K+OHˉ Na+Clˉ |
| B.H+ Na+NO3ˉ CO32ˉ |
| C.Ba2+ Cu 2+ NO3ˉ SO42ˉ |
| D.Ba2+NO3ˉ OHˉH+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B.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甲 |
| C.t2℃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小于乙 |
| D.已知t2℃甲的溶解度为50g,在t2℃时将5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5g溶液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 |
|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
下列图像能正确体现与实验对应关系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的加水稀释 |
| C.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 |
| D.等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