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
|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
| C.60 ℃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3 |
|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进行分离 |
、已知H2(g)+ Br2(l)→ 2HBr(g)+ 42 kJ。1mol Br2(g)液化放出的能量为30 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 H2(g) |
Br2(g) |
HBr(g) |
|
| 1 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36 |
a |
369 |
则上述表格中的a值为( )
A、404B、344C、230 D、20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醇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可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
| B.合成氨工业中,利用氨易液化,分离出N2、H2循环使用,可提高氨的产率 |
| C.将(NH4)2Fe(SO4)2·6H2O溶于稀硝酸,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说明试样已变质 |
| D.由ⅠA族和ⅦA族的元素形成的离子晶体,晶体的结构完全相同 |
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室温时,1L pH=2的NH4Cl溶液中水电离出10-12 molH+ |
| B.常温常压下,46g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A |
| C.12g石墨含有4NA个自由移动的电子 |
| D.1mol LiAlH4在125℃完全分解成LiH、H2、Al,转移电子3NA |
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的事实是( )
①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H-Cl > H-Br②酸性:HClO4 > HBrO4
③热稳定性:HCl > HBr④酸性:HCl <HBr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工业上或实验室提纯以下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 A.溴苯(溴):加NaOH溶液,分液 | B.MgCl2溶液(Fe3+):加MgO固体,过滤 |
| C.乙酸(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 D.硬脂酸(油酸):催化加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