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规定在2006年7月1日后含有铜、铬、镉、汞、多溴联苯等材料的电子产品禁止投放市场。下列有关电子垃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电子垃圾在火上焚烧,熔下其中的金属再回收利用 |
B.电子垃圾应在无污染的条件下回收,使之成为有用的资源 |
C.电子垃圾的任意抛弃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源 |
D.各国的电子垃圾应在本国境内处理,严禁向其他国家输出 |
下列各组离子既能与镁粉反应,又能大量共存,且其溶液为无色溶液的是 ( )
A.Ca2+、Cl-、![]() |
B.K+、Cl-、![]() |
C.OH-、Na+、Al3+、I- | D.H+、Cl-、Ba2+、Ag+ |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不能是 ( )
A.NH3·H2O | B.Mg(OH)2 |
C.MgO | D.MgCO3 |
取镁条的灰黑色“外衣”进行实验:
实验1:取样,加过量盐酸全部溶解为无色溶液,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2:取样,加热,试管壁有水珠生成,所得气体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样品可能是Mg2(OH)2CO3 |
B.该样品一定是MgCO3 |
C.该样品可能是氧化镁的水化物(MgO·H2O) |
D.该样品中一定含有单质碳 |
镁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气体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镁蒸气的气体的是 ( )
①空气 ②CO2 ③Ar ④H2 ⑤N2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
D.镁必须密封保存在容器中,防止镁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