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设计、现象记录、结论解释都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设计 |
现象记录 |
结论解释 |
| A |
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 上加热 |
铝箔熔化但并不滴落 |
熔点:Al2 O3>Al |
| B |
把浓硫酸滴到pH试纸上 |
试纸变红 |
浓硫酸具有酸性 |
| C |
向某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 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 |
加入Na2O2粉末前,原氯化 亚铁溶液已经变质 |
| D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含有Na+,无K+ |
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 A.16O和18O | B.24Mg和24Na | C.H2和D2 | D.H2O和D2O |
已知反应2A(g)
B(?)+ 2C(?)△H>0,满足如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可能均为非气态 |
| B.若B是气态,则C一定也只能是气态 |
| C.若B为固态,则C一定为气态 |
| D.B、C可能均是气态 |
在高温下,反应2HBr(g)
H2(g)+Br2(g)△H>0, 达到平衡,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减小压强 | B.缩小体积 | C.升高温度 | D.增大氢气浓度 |
下列各图是温度T(或压强P)对f反应2A(s) + 2B(g)
2C(g) + D(g)△H>0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2H2 ( g ) +5/2O2 ( g ) ==2CO2 ( g )+H2O ( l )△H = -1300kJ / 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10 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 |
| B.当1 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
| C.当2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
| D.当8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