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几个反应:
①Cl2+2KI=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KI=2FeCl2+2KCl+I2
④I2+SO2+2H2O=H2SO4+2HI判断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I->Fe2+>SO2 >Cl- | B.SO2>Fe2+>I-> Cl- |
C.SO2>I ->Fe2+> Cl- | D.Fe2+>I->Cl->SO2 |
如右图所示,容器A(容积2 L)中有1×105 Pa的空气。在容器B(容积1 L)中放入少量的只吸附氧气的吸附剂,保持真空。打开旋塞C,放置片刻,容器内的总压强变为0.6×105 Pa,这时气体中氮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最接近的数值是(吸附剂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
A.8∶1 | B.10∶1 | C.12∶1 | D.14∶1 |
超导材料是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 Ba2Cu3O。现欲合成0.5 mol此高温超导物,依化学计量比例,需取Y2O3、BaCO3及CuO的物质的量(mol)分别为( )
A.0.50、0.50、0.50 | B.0.25、1.0、1.5 |
C.0.50、1.0、1.5 | D.1.0、0.25、0.17 |
现有m1 g KCl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1%,对其采取某种措施后析出m g KCl晶体,母液质量为m 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1一定大于c2 | B.原条件下KCl的溶解度小于c1 g |
C.m1-m2≤m | D.m1c1-10m=m2c2 |
设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原子的质量为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④n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总数 | B.质子总数 |
C.电子总数 | D.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