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ClO3)2在农业上可用做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已知Mg(ClO3)2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Mg(ClO3)2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 |
B.温度越高,Mg(ClO3)2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 |
C.350K,Mg(ClO3)2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D.350K时,Mg(ClO3)2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
A.溶液 | B.悬浊液 | C.乳浊液 | D.胶体 |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
B.因为Cu(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Cu (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
C.粗盐提纯中,加热蒸发NaCl溶液时,应将水全部加热蒸干,才停止加热 |
D.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 B.①和③ | C.③和④ | D.①和④ |
以下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
B.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
C.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 |
D.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过滤液 |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在桌上失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
B.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
C.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水,再在玻璃棒的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
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