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结果 |
|
| NaCl |
茉莉酸 |
||
| ① |
+ |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 ②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 ③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注:“+”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A.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B.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C.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D.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蓝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和内质网 | B.细胞膜和核糖体 |
| C.线粒体和中心体 | D.细胞核和线粒体 |
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错误的()
|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 |
|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约占3/8 | D.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2 |
右图是患甲(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 B.乙病的致病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
| C.Ⅲ2的基因型为aaXbY |
| D.Ⅲl与Ⅲ5结婚所生男孩的患病概率是l/4 |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
|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
|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
|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